殷荣荣名班主任工作室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研讨>>正文
【心路心语】 —— 德育案例研讨(202310)
2023-11-09 09:47  

【德育案例

班主任为了更好地班级管理,把班里同学分成了几个合作小组,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的评比考核。小丽所在的组总是因为她的表现扣分,小丽自己又表现得无所谓。所以组里的同学难免有些不满。有一天,小丽找到班主任提出希望自己一个组,班主任问她原因,她说没原因,就想自己一组。对这个问题,班主任该怎么解决呢?


案例研讨】

1.刘斌:最关键的是,班主任要和小丽进行深入交流,询问情况,同时,班主任也要和小丽同组的同学交流,多方面沟通,究其原因。当知道症结后,才能对其下药。如果纯粹是小丽对于德育管理不在乎,那就要给予批评指正,让她意识到考核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协同家长,督促小孩重视自己的在校行为习惯。

2.彭传浩:小丽同学的一些想法不难看出对于集体意识还是有些许的欠缺。解决问题的归宿应该是让小丽重新认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集体中感受温暖,并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其他组内同学一起进步。

每个人的心理变化都是有原因的,要更多的了解小丽的成长过程和性格,与其家长进行沟通,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小丽出现此类现象的时候,尝试小组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来让小李更好的参与进来,更多的感受集体的力量,在集体活动中充分体现小丽的价值,给与充分的肯定。任何事情的解决都需要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更是要耐心的来对待。

3. 维: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同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是为了“不管。有些班主任会运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来助推班级管理,但因为学生个体差异,需要班主任及时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真正的管理成效。本案例中,因为小丽个人的性格和认识上的欠缺,导致小组的凝聚力不强,成效不佳。首先,作为班主任应该多方面了解情况,特别是要单独跟小丽沟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没有收获,合作中有没有让她感动的人和事等等,其次,班主任把其他同学对她的正向评价告诉她,让她感受到她在团队中是有付出的,也是有价值的。最后,与小组长和成员交流,要及时发现小丽身上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让小丽体验到成功感,让小丽觉得自己在小组里是备受瞩目的,或是在班级里是有尊严的,从而让她喜欢同学喜欢班级,慢慢改掉不积极的现象,融入到小组合作或是班级管理过程中。

4.周丽萍:这个案例中学生被排挤、孤立,用自己的方式找班主任,可以看到学生对班主任是信赖的,班主任能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他化解与同学矛盾,让他安心投入学习生活。我的做法:1、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2、与当事人讨论处理此问题解决的方法,3、给个适合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和解。

5.胡凤岐:首先,对于学生小丽这样不在意评比的学生,我们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是没有自信?是为博得别人的关注?还是和同学之间有矛盾没有解决?我认为可以从其家庭和父母入手,也要从学生中去了解该生和个性和生活习惯等等,更要多跟该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该生的成长情况和心理需求,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解决。 其次,对于小丽提出的要求,但不愿说出原因,我认为可以答应,但需要给予一定的时间看实效,并何其协商后面的结果,她自成一组如果表现好与不好的处理方法等。并不是一概而论的由她自行发展。最后,对于这样不太在意考核的学生,我认为班主任做好三点,1.关注他2.肯定他对于集体的价值3.让他感受到他对于集体的重要性。没有人不喜欢被认可,有的孩子拿着“无所谓”的面具,给人一种事不关己的感觉,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是自卑的,但不愿被人看出。作为班主任,不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谈一些他们擅长的话题,肯定他们的价值,也许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6. 皓:

情况分析:班主任将班里同学分组并进行评比考核,因小丽行为表现不规范,她所在小组多次被扣分,因此小丽与其他组员产生隔阂,并提出自己单人成组。
问题反馈1.小丽未认识到自身行为习惯的不足之处2.不善于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缺乏集体观念。3.与班主任沟通缺乏信任,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所保留
解决办法:1.班主任与小丽真诚交谈,建立沟通,剖析问题,取得小丽信任,让小丽自己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正视自身问题。2.班主任点明小丽在班级中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列出具体事例,强化小丽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并分析和同学产生隔阂的原因。3.为小丽提供解决方法:加强自身行为管理,做到少扣分,不扣分,不做小组的拖累。注重行为习惯养成,逐渐改变不良习惯,勇于承担责任,多为组内服务、做贡献。改变人际交往方式,学会与人沟通,坦白内心想法,鼓励小丽再次融入小组。4.班主任与小组内其他成员沟通,开导小组成员再次接纳小丽,营造和谐的小组氛围,促进组内成员共建目标,明确小丽的组内责任,设置好奖罚机制以巩固小丽的改进效果。

7. 璐:

1.了解情况: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小丽为什么希望自己一组,除了她不想与其他组竞争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例如她觉得组内的其他成员不够支持她,或者她在某些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跟小丽深入交流和沟通:班主任需要与小丽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解释他们小组评比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表现,并表达老师对她的理解和关注。同时,也要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表现会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分,而小组的评分又会影响到他们是否能获得一些荣誉或者奖励。    3.跟其他组员进行沟通:班主任也需要对其他组员进行一次沟通,解释小丽的想法,并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小丽以及其他组员都有影响。同时,也让他们理解评比考核的意义,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去提高自己。    4.观察和调整:班主任可以在此期间观察小丽和其他组员的行为,如果小丽仍然坚持要自己一组,并且其他组员也同意,那么班主任可以考虑将他们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小丽的个人需求和小组目标。    5.建立团队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在日常活动中,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或者任务,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比如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者一起参加一些团队竞赛等。对于小丽,要鼓励她,让她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团队的力量。    6.持续关注和引导:班主任需要持续关注小丽和其他组员的行为变化,并在必要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步骤,班主任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帮助班级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学习氛围,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8.刘文君:

针对案例中小丽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入手:1小丽的思维转变。班主任指定的方案是考虑提高班级的团队意识和学生的合作精神,但小丽的不合作会影响到该小组的成绩,所以班主任还是需要对小丽进行进一步的深谈,了解小丽的真实想法,以期能让她在短期内尝试融入团队。2队员的调整。队员们尝试接受小丽,帮助小丽改变。像小丽这样比较特殊的同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给予鼓励和包容。3方案的调整。在征求大家的同意之下,修改方案中的措施,比如扣分的限度、惩罚的强度、表扬的方面,力求能够多元评价,给予像小丽一样的同学一些表现的机会。

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会用到“这一着”,一方面,可以让自律、优秀的同学得到锻炼,发挥带头、引领,甚至是督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习、纪律、卫生方面做得不好的同学,得到帮助,借助合作小组,形成“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9.钱丽萍:

在工作中,发现,要形成良好氛围,获得理想效果,是有一定前提的:需要小组内的互相配合,需要小组间的友好、公平竞争;需要优秀学生乐教,后进生善学。否则,会形成表面热闹,其实效果不大,或因小组音的竞争而产生新的矛盾。因此,在形成合作小组前,应该做一些准备工作,提前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再进行分组。

案例中,这位老师在分组前是否进行过调查,是否征求过学生的意见,并不清楚。但可以看出,小丽之前并没有反对,只是分组后,由于她总是扣分,本组的后腿,其他同学表达不满后,她才提出要单人单组。老师问她原因,她当然不会说。

案例中的老师,需要学生提出自己一组时,还要问原因,说明他对学生的情况并不了解,对分组后会产生的问题,没有解决预案。

案例中的学生小丽,应该是我们常见的,对自己要求不高,习惯不好的学生,她提出自己一组,是不想努力,不想被指责,也不想拖后腿的学生,虽然她表现得不在乎,但没有一个学生是甘于落后的,只是看不到希望,或因为惰性、不想改变,而为自己找借口。

对于这一类学生,把她放到任何一组,都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除非她自己愿意有所行动。

如果我是班主任,我会尊重小丽的选择,同意她自成一组,前提一:完成我额外布置的任务,否则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付出才会有收获,想要选择权,必须用顺利完成任务来换。当然,布置的任务不能太难,让小丽感觉老师在为难她,但也不能太简单,需要根据小丽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她稍稍努把力才能做好的任务;二是,既然自己一组,那在学习、卫生等各方面也应该有要求,要体现出老师为她“开绿灯”是有价值的,对其他同学才更公平些。

提出要求后,更重要的是实施过程中的督促、提醒,而且要看小丽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看自己一组更有利于她发展,还是要慢慢引导她重新成为小组成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习惯,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并不是迁就,更不是纵容,而是尊重她的选择,在给予选择权的同时,引导学生规范行为,有所改变,有所收获。

10.孙大兴:

1.先给小丽讲讲“黑山羊“的故事,告诉小丽:当你拒绝小组合作时候,想想黑山羊的故事。

2.帮助小丽解决心理困惑,引导其说出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的真正原因,并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借助同学们的力量,建立帮扶机制、监督机制,引导大家积极帮助小丽解决问题,使小丽逐步树立信心。

4.鼓励小丽不定期分享个人想法,打开心扉,融入集体。

在班级形成合作小组,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是一次锻炼个人全面素质、培养个人合作意识的绝佳机会,而这种长期培养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无疑对学生个人人格的形成以及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个别学生呈现的问题和困惑,应当积极引导,帮助其融入集体。

11. 峥:

主要问题分析:

从该案例中可以得知,小丽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劳动方面能力较薄弱,集体观念较为淡薄,形成这些现象可能由于以下几点造成:

1. 家长的宠爱。有求必应、事事迁就往往导致孩子独立性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挫折教育。

2. 集体的排斥:常常拖小组后腿往往导致组员的不满, 渐渐地她自己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作为青春期的小丽,不能被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交往,其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

采取的对策:

1. 发现小丽的积极因素,促进转化。

首先,我在课堂中,多为小丽提供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小组负责人,让感到被信任和责任感,在组织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组内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从而达到消除行为性的效果。

2. 引导集体关注、接纳小丽。

利用恰当时机做好组内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小组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进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小丽,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的变化。

3. 给予充分尊重和信任。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小丽来说,只有信任,才能得到的信任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作为班主任,要耐心对待的错误

4. 多元评价,看待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小丽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在一定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的人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小丽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发现今天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做错事的时候,引导由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