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荣荣名班主任工作室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研讨>>正文
【心路心语】 —— 德育案例研讨(202209)
2022-10-20 10:54  

德育案例】:一位家长谈到与班主任交流时,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在学校犯了一点错误,老师一个电话就把我叫去,让我和孩子一起站在老师面前,听老师训斥,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个侮辱。

请对此情景案例作出合理分析并提出恰当对策!

案例研讨

1.刘文君该案例中的班主任在处理家校共育的问题上又欠妥当。

首先,学生犯错之后,班主任在第一时间跟家长联系沟通,说明情况,让家长知道事情原委,理解班主任打电话通知家长的用意,并在意识上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和家长共同处理学生的问题,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班主任在没有跟家长沟通的前提下,就将家长和学生放置一处进行批评,会造成矛盾的激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当然,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的方式下提醒家长关于孩子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意见。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处于三观未能完全成型的阶段,良好的家校共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家校共育本身就需要家长和学校双方站在统一的阵营去帮助学生成长,作为在家长眼中的“权威”,班主任更应该去学习如何进行家校联系,有效的处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家校沟通渠道。

2.彭传浩:任何事情的发生和解决都有双面性,在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合理有效的家校沟通是很有必要的,班主任和家长作为成年人,对待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理性的来分析和解决,有效沟通很重要。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在案例所述中,侧重点并非在孩子出现问题这个事件上,家校的有效沟通,需要家长的理解配合参与,在现实工作中,需要家长参与的教育过程,肯定是问题到了一定的临界点,所以家长需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家长的情绪,需要冷静对待,因为最初的起点和最终的归宿都是有效的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来更好的成长,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来更好的开展工作。

3.周丽萍养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教育、培养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案例中孩子在学校犯错后家长到校一起听老师训斥而感到委屈,家长有没有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欠缺的地方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这位老师却不用经历任何的上岗考核,许多人生悲剧就源于此,孩子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父母,却又无法摆脱父母的影响。

教育的本质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把家长请到学校,一般是想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希望学生知错就改,越来越优秀,但案例中的班主任的做法没有让家长充分发挥家校配合教育的作用,拉大了与这位学生的距离,在班级学生心中播下了一颗失信的种子。班主任请家长来学校处理学生的问题,如何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呢?班主任先要清楚,学生犯错的原因是否是家庭教育的失职,譬如学生回家作业没有完成,可以请家长当面恳谈来解决这问题。其次,学生犯事的性质是不是非常着急,是不是立马需要家长到场的,尽量不要让家长急急匆匆的从单位请假出来处理学生的事情,家长上班请假本就不易,又被请到学校处理孩子的糟心事,这种情况下沟通效率低,谁都容易火气爆发。教育需要温度,班主任需要家长配合时,还需要关注家长的状态,给予一些帮助,则会更好。

4.晆 扬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很多时侯确实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如:比如学生犯的错误踩到了学校的“红线”或者多次犯错不肯悔改,那么通过家校合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学生是“初犯”或者认错态度良好,就可以暂时不请家长,看他的表现。

所以,首先学生犯错时我们需要根据他的严重程度判定需不需要请家长,如果需要请家长,更需要注重和家长沟通时的艺术。

比如,与学生家长沟通时,要及时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家长的朋友,不能以说教的态度和家长交流;采用“先扬后抑”的语言技巧,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基础上,先对他的优势作出表扬,再针对问题互相交流,让家长感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倾听家长的意见,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共同针对孩子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杨建秋:(家校合力 共同引导孩子成才

一、 允许学生犯错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锤炼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行为习惯和对社会的认知同样需要逐步适应。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个体跟群体之间,个体跟个体之间会发生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或大或小,或多或少,都会给班主任工作增加许多的内容,如果班主任对这些事务没有一个平常心去看待,而带着主管臆断,带着偏见,带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工作态度,那么就会消极处理这些事情,就会出现如本案例中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接受学生犯错的常态。

二、 剖析学生犯错

学生犯错误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台阶,只有不断摆好台阶,并修正这些台阶才能让学生的人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例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在学校犯的错误开展剖析,通过剖析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等情况,做出正确的引导措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以学习的姿态去了解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行为习惯背后的成因,为找到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三、 以事为例引导孩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俗话说“坏事处理好就是好事情”,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亦是如此,学生犯错就是一个个可以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鲜活素材,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作为教师和家长来说,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并且指明正确的方向,为迷茫中的孩子点亮前进的灯塔,而不是通过训斥来压制一次次试错的机会。

6.王 菁:案例中的这位家长其实并不排斥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跟老师一起面对、解决孩子的问题。其主要的反感点是班主任的处事态度及行为,是带有一种居高临下、不尊重的态度。这是让那位家长最感不适的地方。所以,那位家长才会用“侮辱”一词来表达内心的不悦。

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在处理问题前,首先得平稳自己的情绪,尤其不能带着个人情绪去跟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因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其次,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要抱以尊重的态度:比如请对方坐下,再给对方倒杯水,先敬着点对方,这样后面再陈述其孩子一些问题时,家长也较容易接受。正如老话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也就是这么个理。再有,在与家长陈述学生问题时,要尽可能客观,如有涉及一些细节部分的,完全可以让当事学生自己陈述,这样家长也更容易接受,自然也不会认为班主任的描述是添油加醋。

至于最后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可以先征求下家长的意见,了解下家长的需求与想法后,再结合学生问题的严重性程度,再做进一步决定,尽量避免出现班主任一言堂的局面。否则,就失去了请家长来校,家校共育的教育初衷了

7.程 维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有两点非常反感,第一孩子犯了一点小错就请家长,第二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家长和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首先,我认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点小错误,只要不是违反原则或是太大问题的,作为班主任完全可以跟学生沟通交流或是约法三章来处理,不要动不动请家长。因为家长,失去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机会请了家长,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相信绝大数学生不愿意老师请家长,他们认为请家长就是告状因此,他们会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对以后的教育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既能达到反映问题的目的又能获得家长信服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始于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批评和反映问题,让家长产生反感情绪。应该是让家长产生共情,在同一阵营共同教育,帮助孩子成长。

8.钱丽萍:(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案例中家长的话,反映了几个信息:一是这个老师负责、重视家校合作,孩子犯错后,能第一时间发觉,并及时向家长反馈,约家长面谈;二是家长比较反感老师“一有事就喊家长”的做法,同时,反映出,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不是非常重视,最起码,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

也许,很多人听到家长的话,会有同感,孩子犯错,为什么叫家长,应该老师自己处理,叫家长是工作能力有限或方法有问题,试想,如果孩子犯了错,老师没有发现,或发现了,却没有任何反应,这个老师虽然不叫家长,但家长抱怨会更多。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认识到,孩子有问题时,老师叫家长是有责任心,对孩子有期望的表现,是希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孩子成长。

对于老师来说,能主动与家长联系,这一点值得肯定,在孩子的成长中,老师的教育固然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更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陪伴,家长理应负起教育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但从案例中“站”、“训斥”中可以看出,老师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把家长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是不理智的表现,不仅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肯定,还会影响家长的情绪,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我们不能因为家长的一句话,判断这个老师的工作方法及对待家长的态度是否有问题,可能老师最初也是非常有耐心,但家长的不配合,孩子的不懂事,让老师渐渐失去了耐心;可能老师只是一两次,因为心急而用了“训斥”的口气,却被家长放大了问题。

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我觉得老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得到5+2不小于7的结果,必须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要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清楚家长的责任。但,不管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作为老师,应该是耐心教育,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孩子不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或一段时间的付出,就能改变,老师要学会耐心等待。另外,老师还应尊重家长,把家长看成是自己工作的合作者,而不是一味指责,甚至训斥。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也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老师放弃自己的孩子,老师所要做的工作是,引导家长配合自己工作。

所以,我对案例中的老师的建议是:一,经常与家长交流,而不是有问题时才叫家长;二,找问题时,学会发现亮点,如果讲孩子问题时,讲出孩子的亮点,家长会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三,与家长交流时,注意语气、态度;四,控制情绪,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看到孩子的问题,可以着急,可以想办法解决,但不能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向家长发泄。

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我们希望能得到家长的配合,更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当然,老师在工作中也应摆正位置,学会沟通,学会借力,只有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助推孩子健康成长。

9.刘 斌:对于班主任老师,要做到要正确定位自己,和家长真诚交流。家长与教师的交流,都要先对双方进行正确定位:是朋友而非敌人;是协作者而非雇佣者;是责任共负而不是互相推诿。既然这样,作为班主任,就不能随意当着家长面训斥孩子。应该回避孩子,多做一些大人间交流。

对于家长,平时应该积极主动,及时沟通,在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方面 家长应该主动一些,应该多向学校靠拢,多向老师请教。请教时候,可以细谈,从学习到纪律,从思想到生活,细致了解一下。家长千万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和老师联系。要想发现微小的变化,必须与老师经常联系。

10.殷荣荣:家长与教师之间沟通出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如论是哪一方在交流过程中尺度把握不当,都会大大影响家校合作教育的价值。

首先老师要摆正位置,将和家长的交流作为教育的一种延续,一种有效途径,绝不能当成是发泄情绪或吐槽的途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有技巧。比如孩子犯错,老师的语气就需要委婉一点,先肯定孩子然后再慢慢引出问题,指出孩子的错误。平时没事也需要与家长多沟通沟通孩子在校学习,与人相处等等方面的表现,这样会拉近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也更便于家长接受老师的建议。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正确地处理好和学生家长的关系,那么平时的工作就非常好开展,会变得轻松许多。

另外,家长对待老师也应该做到以礼相待,家长不应该把孩子过度保护,应当给予孩子自己发展的空间。遇到孩子出现问题了不应该蛮不讲理,处处找老师的麻烦,应当心平气和的好好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能把孩子丢到学校之后就不闻不问,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教育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缺了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

在这样的合作教育的大前提之下,家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才明确,才能力往一处使,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

11.胡凤岐:首先,对于同样是家长的我来说,非常理解这位家长;但同样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同样理解这位老师。对于家长这一块,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班主任不轻易找家长。一方面给学生留够面子,另一方面避免造成家长对老师的反感。不随意把问题直接给家长,就算是反映情况,也应该是想好措施之后再邀请家长一起来商量实施,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把问题解决好、处理好。2.少抱怨、多建议。“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是一个问题的家庭”,问题的家庭背后也有他们不可解决的无奈,对于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考虑,多给家长一些温馨提示,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多给予一些教育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吝啬对孩子的赞美等,逐步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主导者。3.关注成长比反映问题更重要。家长看不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一旦出问题,就会觉得是老师的问题,是同学的问题。很多家长也不会认为“孩子出问题,老师跟父母沟通”是一种良性的循环,而陷于“告状”的心理黑洞。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也可以常跟家长沟通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习惯养成,孩子的品德提升等等,让家长感觉老师不是只是有“问题”才跟家长沟通,而是时常与家长沟通,而“沟通”也是共同促进孩子成长方式之一。

12.陶 瑛:一、真诚相待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语言沟通要讲艺术。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方法可不拘一格,但需要坦诚相见,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向教师诉说心里话。

二、正确评价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这时,首先要了解家长的道德修养水平,先请家长谈学生在家的表现,随后班主任才谈学生在校表现,这样避免家长由于学生在校出现问题产生心理压力,搞僵关系。其次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好的都好,坏的全坏。应让家长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使其产生与班主任共同教育学生的愿望。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版权所有